目前分類:健康百科 (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111-1.png

地瓜是出了名的防癌食物,尤其在地瓜中中的β-胡蘿蔔素(Beta-carotene),有不少文獻指出能幫助降低罹患肺癌、胃癌與結腸癌的風險(僅限天然食物為來源)。其他富含的優質營養還包括膳食纖維、維生素A、C、泛酸、B6及礦物質。
除了癌症以外,現代人擔心的三高問題,地瓜也有解套方案。肥胖是三高等健康問題的根源,想要控制熱量減重,可以選營養密度高、熱量低的國民食物:地瓜。它可以蒸、可以烤,還能拔絲,端出各種創意料理與甜品。

一、蒸的最能保留營養,烤地瓜又致癌疑慮
水煮地瓜最容易流失水溶性營養素,而烤地瓜要注意烤焦產生致癌物的疑慮,所以將地瓜「蒸熟」最能避開營養流失、也保留最多營養。

● 另外,想要控糖或增肌減脂的朋友,記得蒸熟之後要冰鎮到隔天。這樣的隱藏吃法在於,冷凍後的地瓜澱粉有機會形成結晶變成「抗性澱粉」,消化率和吸收率就較一般澱粉低。如此不易完全消化的特性,一則可延長飽足感,二來「低升糖指數」更適合需要控制血糖的長輩,可避免體內胰島素大幅波動。

二、帶皮吃進最多營養,得先學會正確清洗
膳食纖維可以提供腸道中的益生菌發酵成短鏈脂肪酸,作為養分培養出腸道好菌,抵禦壞菌生長。地瓜的膳食纖維多在皮中,所以千萬別削掉!有些朋友擔心農藥會殘留,所以不敢吃皮,其實洗刷乾淨的秘訣一學就會。

三、熱量不高、纖維量卻很高!全齡都適合吃
一般中型地瓜(約165公克),相當於一碗8分滿白飯的概念,纖維量卻是白飯的2~4倍,對腸胃蠕動慢、排便不順的年輕人或長輩都很適合。許多傳統清粥小菜的稀飯也會加入地瓜,對牙口不好的長輩來說,質地軟又甘甜好入口,加上有益健康一舉數得。

若自己懶得動手,現在也有超商推出「蒸地瓜」,買來直接吃或再製,都是方便又健康的選擇!

早上吃地瓜防癌力第一名!營養師提醒3關鍵:水煮的營養流光光! | Heho健康 日期:2020-10-23 作者:林 以璿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10-1.png

「怕吃不完就煮少一點,怕浪費就不要煮太多,
這個病痛是可以避免,你是要丟菜還是丟命!」

大家可以看重播20201109新聞挖挖哇,節目裡有很多重要的知識唷~

營養師分享6大步驟 有效減低病菌感染
倘若,若真有剩菜剩飯也別擔心,營養師列出6點,能夠嚴守將能有效減低病菌感染,避免進一步對身體造成危害:

1.剩菜請「趁熱」放進冰箱,低於60℃就可能引起細菌汙染(攝氏30-50℃是非常適合細菌生長的溫度)。
2.隔餐加熱時請高溫煮沸,即可達到滅菌效果。
3.食物冷藏請勿超過3天,冰箱雖有暫時保存的功能,但存放越久越容易滋生細菌、黴菌,且營養流失越多。
4.生、熟食請分開存放,以免交叉汙染。
5.剩菜存放時最好用密封盒蓋緊,且把湯汁或醬汁倒掉,食物水分越多,越易長菌。
6.火鍋類或是湯品,請先把舊的食材食用完畢,千萬不要一直放入新食材反覆加熱、越煮越多。

營養師提醒 2種菜最好不要打包
很多人都會覺得大餐沒吃完很可惜,因此會把吃不完的桌菜打包回家,營養師表示,下列2種菜最好不要打包:

1.魚蝦貝類,容易帶有海洋弧菌等細菌,蛋白質隔夜也易形成有毒的亞硝胺,所以最好當餐吃完。
2.冷盤菜,冷盤通常都是已經煮好、放涼又冰過,離起鍋時間越久細菌越多,恐增加食物中毒風險,而且冷盤再加熱容易走味。

營養師提醒不新鮮的食物有可能招來病菌感染、引發食物中毒
最後,營養師提醒,雖然吃剩菜飯致癌的機率很低,但是如果不新鮮的食物吃多了,不僅營養流失,還是有可能招來病菌感染、引發食物中毒現象,所以還是建議少食為妙!

資料來源:療日子編輯團隊/新聞挖挖哇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9-1.jpg

無論是上班忙碌了一天疲憊不堪時,或是女性生理期來訪時,來一碗熱熱的湯就能讓人感到舒暢不已,
身心都暖了起來。喝湯其實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但在開心享用湯品時,要注意別觸碰到危害健康的地雷!
喝湯的錯誤習慣:
1. 一餐喝好幾碗湯
如果是屬於含高普林、高鹽的湯的話 (例如:肉湯、火鍋),攝取過多會堆積尿酸在體內,沉積於關節處造成痛風。
2. 喝湯速度過快
大腦發出「吃飽了」的信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如果喝湯的速度過快,大腦會來不及產生飽足感,而不小心攝取過多熱量,也可能因為喝太快導致腸胃脹氣不適。
3. 喜歡喝很熱的湯
溫度過高的食物 (超過 60 ℃) 會刺激消化道的黏膜,造成傷害,甚至演變成食道癌,喝湯時應以入口不會燙到的溫度當標準較為安全。
4. 喜歡湯泡飯吃
將飯淋上滿滿的熱湯就能讓人快速扒完一整碗飯,但米飯泡得軟爛時容易讓人直接吃下肚,造成腸胃負擔,若喜歡這樣吃務必要記得細嚼慢嚥。
圖、文/海倫 日期:2020-11-08 作者:海倫 愛喝湯暖身又暖心,當心誤觸 4 個健康雷區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4605?fbclid=IwAR1USF9HyU6M-TRYNYhaZx1dqZ90PENYLXlB2w8yGSAAV5-wotoRt_ZMQ88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8-1.jpg

跳繩能夠健身,鍛鍊肌肉大家都知道,但它的「高強度有氧」,
15分鐘可以燃燒熱量125卡,你可能不曉得。
除此之外,還可以讓身體更靈敏、改善平衡感、心肺功能、增加骨質密度!

跳繩6個月增加骨質密度3%
跳繩除了增強心肺與肌肉能力,還能增加骨質密度。
林瀛洲解釋,力量經過骨頭時會活化長骨細胞,增加骨質密度;
沒有力量經過時,則會活化蝕骨細胞,易產生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指出 ,年輕女性每天從事跳躍或跳繩式動作50次,
6個月後髖骨粗隆骨密度增加3~4%,股骨頸骨密度也有增加。
如果每天單做垂直跳10次,每週3天,6個月後,腰椎與股骨頸密度增加2.5%。

2016/12/01 · 作者 / 康健網站編輯 · 出處 / Web only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7-2.png

說到菇類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一種?蕈類,又稱菌類,俗稱為菇類。
屬於生物中的真菌,被吃的地方是由菌傘及菌柄所組成的子實體。
因為不含葉綠素,無法自行製造養份,
所以通常是寄生在樹木或腐木上生長。
不過現在常吃的菇類多是人工栽培的。

菇類不僅是最佳的火鍋配角,更是營養的好食材哦!
它們隱藏的豐富營養素,可為人體帶來許多的好處。
每種菇類的外型、口感都略有不同,好處也各有不同,
以下就挑選4種菇類來做介紹。

4種菇類營養好處各不同
香菇:降血壓及血脂
香菇富含膳食纖維、硒,可以幫助降血壓及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

金針菇:增智、消疲勞
金針菇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像是賴氨酸(LYSINE),這個物質有助於兒童的智力發展,還能增強大腦的記憶力。

杏鮑菇:富含植物蛋白
含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是適合素食者攝取的蛋白質來源。而且杏鮑菇含大量的鉀,可以幫助排出身體多餘的鈉,幫助穩定血壓。

秀珍菇:增強免疫力
含有 20 種氨基酸及糖蛋白,有助於修補受損細胞組織,並且製造免疫蛋白,加上含有維生素 B 群及鋅,能夠提高免疫細胞活性。

日期:2020-11-06 作者:艾蜜莉
消疲勞、降血壓,4種菇類營養各不同 | Heho健康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6-1.png

感冒時隨手一摸,竟然在脖子、腋下摸到小腫塊!你摸到的這些小腫塊,可能是和病菌對抗的淋巴球聚集所導致的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是什麼?
人體的淋巴系統包括淋巴管、淋巴結跟淋巴組織,是身體的重要防禦系統,又叫做免疫系統。它有著像樹枝般的管狀網絡遍佈全身,可以幫助身體抵抗病菌,讓我們免於疾病的侵害。
淋巴結是人體的一道防禦屏障,它的主要功能是過濾並吞噬入侵的細菌或病毒,也會製造淋巴球。這些淋巴球會依據病原的不同,分化成不同特性的淋巴球細胞,藉以對抗病菌。
容易淋巴結腫大的7個部位
1. 耳下 2. 脖子周圍 3. 鎖骨 4. 腋下 5. 腹部 6. 大腿根部 7. 膝蓋後面
淋巴結有這些現象要注意:
1.腫塊直徑大於2公分 2.觸感硬且不會動 3.近期迅速長大, 如果發現淋巴結的腫塊出現這些異常,建議盡快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
淋巴癌早期的6大警訊!
暢通淋巴,用乾刷寵愛身體
早上起床臉水腫?淋巴按摩喚回臉部線條
參考資料:
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淋巴系統功能介紹
全民健康基金會-淋巴結腫大
 Heho健康  日期:2019-02-13 作者:艾蜜莉 https://heho.com.tw/archives/39360?fbclid=IwAR2836N2GYpvrCdp_TD9PU8uzp_I6DAbtmX-uXAzArm0cv3eQfTf0nCVuhE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5-1.png

一覺醒來發現手麻掉了,把手甩一甩就當沒事了嗎?
如果你經常有手麻的狀況,可別小看它。手麻的狀況可大可小,
可以是循環不良造成,但也可能是疾病所導致的。
有什麼原因會導致睡醒後手麻呢?

七種原因可能造成睡醒手麻現象:

1. 更年期症狀: 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相而且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2. 頸椎病: 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他症狀,比如頸肩部骨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
3. 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是職業傷害中最為常見的周邊神經病變之一,由正中神經經過腕道時受到壓迫所致。
4. 中風: 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見疾病便是中風,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來說,
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髮脹等症狀,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5. 姿勢不對 :睡覺姿勢不對,比如將手壓在身體下面,時間長了影響血液循環,導致手麻。
6. 枕頭問題: 枕頭墊太高也會導致血液不循環,導致手腳發麻。
7. 其他疾病: 心腎疾病也會引起手指發脹,一般伴有臉腫或腿腫,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現手腳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
***如果你懷疑自己有這些疾病,需要做尿檢、血糖等相關檢查,以便確診。

睡醒常手麻?可能是這7種原因所造成 | Heho健康  日期:2020-11-04 作者:艾蜜莉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4005?fbclid=IwAR0_16pSmVhcDvS_8ePCnJgmZ0czVZXDrIYnv3LijE_Yj6gi5-jzCDrcVXM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78.png

在下雨的日子或是前幾天,
是否有頭頸或肩膀等部位痠痛,
心情低落、頭痛或暈眩等不適感?
這可能是因為天氣變化,
影響人體內外壓力不平衡的「天氣痛」導致。

醫師提醒,早晚溫差大的春秋之交,
降雨或是鋒面季節,氣壓都容易產生變動,
這時就要留意身體狀況,多作休養生息。

為何外在天氣的改變,對人體健康也會有影響?
佐藤純指出,原因就在於天氣變化會影響氣壓高低,
若氣壓突然改變,體內偵測氣壓變化的內耳較為敏感者,
就可能會影響人體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
造成體內外壓力失去平衡。

早晚溫差大的春秋季節、降雨連綿不斷的梅雨時期,
甚至颱風季節前後,氣壓都容易產生變動,
這時就要多留意身體狀況,作適當的調整及休養生息。

預防天氣痛  規律作息與補充營養最重要
在日常飲食當中,也可以適當攝取以下4種營養成分:
1. 維他命B群:有調整自律神經、緩和疼痛的效果。
推薦食物——豬肉、毛豆、鰻魚、花生、糙米等。
2. 鋅:有助維護身體平衡,保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
推薦食物——牡蠣或貝類、芝麻、牛奶、杏仁等。
3. 鎂:有助穩定神經、舒緩焦慮
推薦食物——牛蒡、酪梨、海藻或昆布、豆製品等。
4. 鐵質:可預防貧血、改善偏頭痛
推薦食物——肝臟、蛤蜊、深綠色蔬菜、黑巧克力。

此外,經諮詢醫師認可後,可服用抗暈眩藥物,
或是中藥裡同樣有抑制暈眩效果的五苓散,
或是平穩自律神經的抑肝散等,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皮跳_眼睛痛.jpg

保養眼睛的好習慣清單,一次一項慢慢來

生活習慣:完成一個再完成下一個

1.每年做 1-2 次視力檢查。

2.少用手機玩遊戲,盡量使用大螢幕。

3.使用 3C 產品時,設鬧鐘每 30 分鐘或 1 小時休息 5 分鐘,休息時.最好可以起身走動或看遠處物體。

4.閱讀時光線要充足,閱讀姿勢距離需要保持 35 公分左右。

5.空閒時間走出室內到戶外走走。

飲食習慣:多吃對眼睛有益的食物

1.瘦肉:牛肉、豬肉、雞肉、鴨肉都可以,瘦肉含有維生素 B3、蛋白質,對角膜、視網膜有益。

2.魚肉:含有豐富的不好和脂肪酸 Omega 3,可以保護視網膜,像是鱒魚、沙丁魚、鯖魚。

3.綠色蔬菜:綠色蔬菜含有大量的葉黃素、玉米黃素質、維他命 C,像是甘藍、菠菜。

4.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Omega 3,例如,綠豆、鷹嘴豆、小扁豆。

5.柑橘類:柑橘類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C,可以預防白內障、夜盲症等,例如,檸檬、柳橙。

6.水:如果身體沒有足夠的水分,眼睛也有可能會脫水,當眼睛乾燥的時候也記得要大口喝水。

​​​​​​​參考資料:義大醫院衛教資訊、《高雄縣醫師會誌》第41

台灣人平均一天盯螢幕 10 小時!想要護眼快來看攻略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5261?fbclid=IwAR3VULC5EbdOL9KR3MqJgefyDrPDVqH1rKTKvfREWpBMWdXrHGJIuE83hnY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3-2.jpeg

量多量少、經期不規律,或是經期前、經期中的不適程度,
都反映了體內內分泌、臟腑功能的狀況。

而月經是每個月子宮內膜的新陳代謝,
正常經期為57天,經血量突然變多或變少原因複雜,
可能是情緒影響、運動過度,或是與婦科疾病有關。

月經週期調理建議:
規律生活: 避免熬夜,適時放鬆舒緩壓力。
運動習慣: 養成運動習慣。經期間如果身體許可,選擇較為和緩的運動例如慢走、瑜珈等等。

溫暖子宮:
例如喝些益母草茶(月經期間):可幫助消水腫、活血作用。
丹參黃耆茶(月經前):有四物補血功效

參考資料:《從實招來》生理期如何調理 - 羅珮琳
營養均衡: 飲食均衡,避免過度節食,少吃冰冷、辛辣激性食物。

Healing Daily小叮嚀:
月經期間盡量不要補充四物湯。
因四物湯具有活血之效。容易造成月經拉長的情況。
適合飲用時機在兩次月經期間,可以喝四物湯來補血。
但並非人人都適合飲用這些藥材。食用前應諮詢中醫師。

文章引用2020/08/24 by 療日子健康特派員 (本篇轉至:羅珮琳醫師的璽悅書房 原文為:中醫調經助孕先修班:從月經的情況來評估身體健康~如何評估經血量?)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3-1.jpeg

好愛喝拿鐵或是奶茶喔。但一喝奶類就會想拉肚子或是產生脹氣、打嗝好困擾!這是乳糖不耐症嗎?雖然這些症狀多少會讓乳糖吸收不良,但一般情況對人體沒有大礙。所以不需要完全戒掉所有乳製品。
乳糖不耐症是什麼?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是指在喝牛奶或吃了奶製品等含有乳糖的食物後,身體出現的不良反應,可能會發生腹脹、腹瀉、打嗝、腹痛等不適症狀,這種情況也稱作乳糖吸收不良而兒童和青少年間的乳糖不耐症通常會伴隨著噁心或嘔吐。
乳糖不耐症的原因是?會發生乳糖不耐症的原因,是因為人體缺乏負責控制消化乳糖的酶而產生的失調症。
人體的小腸粘膜無法製造足夠的乳糖酶,當乳糖吸收不良時,許多未經消化的乳糖會經由小腸進入大腸,接著被大腸內的細菌發酵分解,產生氣體與發酵產物。
雖然患者即便攝取牛奶、優格、或是冰淇淋,也不會對於腸道造成嚴重或是不可挽回的損傷,但是會有暫時性的症狀。
而乳糖不耐症的原因通常是基因遺傳,據統計,在東亞的發生率約為90%、美洲印第安人80%、非洲人或非裔美國人65%、西班牙裔50%,因此乳糖不耐症對亞洲人而言可說是相當常見,台灣人甚至有超過7成的人都患有這項症狀。
乳糖不耐症的改善方法有哪些?
1.少量多次攝取:2.選擇無乳糖或低乳糖:3.不空腹飲用: 4.以優酪乳或優格替代:5.牛奶加熱: 6.多補充鈣質: 7.多補充富含蛋白質食物:8.挑選乳糖不耐症專用商品:
Healing Daily小叮嚀:
不能喝牛奶時也不要跟腸胃過不去喔。替代奶製品的食物越來越多。不妨考慮豆類或是植物奶來替代牛奶,風味也是別有一番的喔!
文章引用:
(本文轉載健康好事多,原文標題為:超過7成的台灣人都有的困擾:乳糖不耐症)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2-1.png

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種看似關聯性不大,
但其實對身體的傷害是息息相關的,必須格外小心。
而且據臨床研究顯示,若內臟脂肪型肥胖再加上其中二高,
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是健康者的5.8倍。
想要預防三高,除了飲食、運動之外,
按摩穴道也是保養身體的好選擇。

以下介紹三個穴道分別可以降血壓、血糖、血脂,幫助維護心血管健康。

穴道按摩方式
可用按壓、指揉、點按的方式來進行穴道按摩 3 – 5 分鐘,若無產生不適則不限次數,也可定時的早晚各按摩一次。

按壓:用拇指在穴位上,慢慢向下按壓。
指揉: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小幅度旋轉畫圈揉動。
點按:用手指,來點按穴位。

※以上僅供參考,按摩穴道僅是保養,並不具有治療效果。
想要控制三高還是要規律運動,並從飲食方面改善。

保養心血管,按3穴道防三高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3707?fbclid=IwAR0l8d85lDmG6LR9JSrfiSA2nqaGhRO8EXZ3hiqM2Y8Oj64A6rdSbGeQhCs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31-2.jpg

如果在用餐後出現腸胃疼痛、胃脹的狀況,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導致。
除了疾病、飲食會影響消化,習慣吃飽睡、睡飽吃,或是飯後來一杯茶解膩,都有可能是造成腸胃不適的兇手之一!
1. 立刻躺下或睡覺 建議:飯後至少 1 小時再躺下休息,並且最好在頭部用枕頭墊高 15-20 公分預防胃酸逆流。
2. 立刻喝茶 建議:如果想要喝茶,應在用餐後 1-2 小時飲用,避免影響到消化。
3. 立刻洗澡 建議:飯後 1 小時可以用不會太燙的水,以 5 分鐘的時間快速沖澡,對消化影響較小,但最好還是 2 小時候再洗澡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30-1.png

食慾之秋到來~
又讓人蠢蠢欲動,想好周末要大吃什麼了嗎?小心肚子脹氣,可以多吃點這些🍍🥑🥝
圖片引用:Heho健康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7-4.png

可能常常會聽到「這些食物不要吃」、「那些食物可以多吃」,
但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其實對於過敏人來說,
最重要的是要避開太多「組織胺」的食物,
因為組織胺就是會刺激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災害」。

這些富含組織胺的食物不要吃!

1.魚類:鮪魚、鯖魚、秋刀魚
2.肉類:豬肉、雞肉

3.發酵食品:
a.醃漬食品如醃白菜、醃蘿蔔
b.醬料如辣椒醬、蛋黃醬、番茄醬
c.奶類製品如優格、優酪乳
d.酒類如葡萄酒和啤酒

4.速食食品
5水果:葡萄、香蕉、草莓、柑橘類水果、鳳梨、番茄
6.堅果(包括花生)
7.咖啡因:包含咖啡、綠茶、巧克力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73261?utm_source=%E5%BB%B6%E4%BC%B8%E9%96%B1%E8%AE%80&utm_medium=heho&utm_campaign=click


lisa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